湖北銀行加入A股上市排隊序列 城農商行融資故事不易講

2022-11-23 10:00:48 21世紀經濟報道  胡天姣

  近日,湖北銀行正式加入A股上市排隊序列,并于滬市主板進行了預披露。

  根據證監(jiān)會最新披露的IPO“候場”名單,今年迄今,擬上市銀行增至11家,其中6家為農商行,5家為城商行。此外,除湖北銀行外,其余10家均處于“已預披露更新”狀態(tài)。

  與2006年-2007年、2016年及2018年銀行上市潮相比,此次上市潮以農、城商行為主,且出現(xiàn)了“有三家銀行總資產規(guī)模遠低于千億”的情況。廣州銀行、東莞銀行相對靠前,規(guī)模分別超7200億元與5200億元;順德農商行、湖北銀行分別逾4200億元、3800億元,海安、馬鞍山、亳州藥都3家農商行資產總額則均低于千億元。

  11家城、農商行排隊候場

  本月初(11月4日),湖北銀行正式加入A股上市排隊序列,并于滬市主板進行了預披露。

  根據招股書,截至2022年6月末,湖北銀行資產總額為3871.16億元,凈資產為285.50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98%,撥備覆蓋率為212.72%,資本充足率為13.27%。2022年上半年,湖北銀行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45.55億元,凈利潤12.44億元。

  湖北銀行計劃登陸上交所主板,擬發(fā)行股票數(shù)量不超過25.37億股,占發(fā)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25%。扣除發(fā)行費用后,所得資金將全部用于充實本行核心一級資本,以提高資本充足水平。

  隨著湖北銀行進入受理名單,今年初至今,在A股IPO“候場”的擬上市銀行增至11家(6家為農商行,5家為城商行)。而除湖北銀行外,其余10家銀行最新審核狀態(tài)均為 “預先披露更新”。

  此外,除廈門農商行主動撤回IPO申請外,廣東南海農商行、重慶三峽銀行均恢復IPO審查。

  證監(jiān)會披露信息顯示,11家在A股排隊上市的銀行中,湖北銀行與亳州藥都農商行、江蘇海安農商行、江蘇昆山農商行、湖州銀行目標地為上交所主板;安徽馬鞍山農商行、東莞銀行、廣東南海農商行、廣東順德農商行、廣州銀行、重慶三峽銀行旨在沖刺深交所主板。

  保薦機構方面,海安農商行、南海農商行、廣州銀行受國泰君安(601211)證券保薦上市;馬鞍山農商行、湖北銀行由中信證券(600030)保薦;湖州銀行、廣順德農商行則由中金公司保薦。重慶三峽銀行受中國銀河(601881)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東莞銀行與昆山銀行分別由招商證券(600999)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建投(601066)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

  廣州銀行擬預售392523.9萬股,發(fā)行數(shù)量位列首位;湖北銀行、重慶三峽銀行、廣東順德農商行與廣東南海農商行依次計劃發(fā)行約253721.82、185799.17、169400.14和131508.68萬股。

  資產規(guī)模方面,廣州銀行與東莞銀行相對靠前,分別超7200億元、5200億元,順德農商行、湖北銀行超4200億元與3800億元;海安、馬鞍山、亳州藥都3家農商行資產總額則均少于千億。

  除漢口銀行外,輔導備案登記受理還包括:廣發(fā)銀行、洛陽銀行、晉商銀行、河北銀行、寧夏銀行、天津銀行、蕪湖揚子農商銀行、杭州聯(lián)合農商銀行、新疆匯和銀行、甘肅銀行、江蘇如皋農商銀行、徽商銀行、烏魯木齊銀行、菏澤農商銀行、寧波通商銀行等。

  諸多銀行隊列在排中,也有銀行因各種緣由終止IPO。江蘇大豐農商銀行審核不通過而終止;廈門農商銀行、威海市商業(yè)銀行、哈爾濱銀行、盛京銀行、大連銀行終止審查;江蘇江南農商銀行、溫州銀行、北京農商銀行輔導備案終止,廣州農商銀行撤回而終止。

  城農商行IPO融資仍面臨壓力

  A股中現(xiàn)已有42只銀行股,隊伍擴增在預期中。

  增員雖在預期,但中小銀行IPO難度或在加大,自蘭州銀行歷時五年半終于今年1月上市過會后,A股再無銀行IPO闖關成功。

  與此同時,受理進度或也將被拉長。本波排隊銀行中,亳州藥都農商行最早獲受理,時間為2018年3月22日,其同馬鞍山農商行及江蘇海安農商行的排隊時長均超四年。廣州銀行、重慶三峽銀行的受理時間均為2020年6月,排隊時間已近兩年半。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呂隨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通常情況下,只要獲得IPO批文,便能以“上市”這一方式融資,此種制度設計意味著通過IPO融資較具優(yōu)勢。對于最近等候上市的城商行、農商行銀行而言,融資是否達至預期與尋找最好定價等并非其當前的關注點!爸匾氖悄軌颢@得進入資本市場的資格。”

  目前,稍大規(guī)模的銀行幾乎全已上市,剩下規(guī)模較小的區(qū)域性城商行和農商行。

  德勤中國銀行(601988)業(yè)及資本市場主管合伙人曾浩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一般而言,幾十億的融資規(guī)模是銀行普遍需要觸及到的目標!般y行目前通過A股進行IPO融資面臨較大壓力,短期內需要結合市場資金活躍度情況考慮。”他說,此外,宏觀環(huán)境下行之下,中小銀行本身也面臨挑戰(zhàn):雖業(yè)績增速較快,但凈息差貢獻率與中收貢獻均下降。

  曾浩稱,銀行盈利較高增長的背后出現(xiàn)了結構變化,對正等候上市的區(qū)域性銀行帶來資產壓力等更大的挑戰(zhàn)。房地產相關支持多措并舉,但風險化解需要時間,與此同時,疫情對銀行的影響仍在持續(xù)。

  曾浩表示,部分區(qū)域性銀行也曾于港股市場上市。然而,干股市場對中小銀行整體定價較A股偏低,銀行后續(xù)進行配股或再融資操作時均面臨較大挑戰(zhàn)!按送,香港市場基本流動性很小,幾乎沒有太多交易量。” 他補充,香港市場更多是解決了它們的存在性,短期內增加了海外投資曝光度,但對補充資本金的效用卻并不大。

  曾浩強調,宏觀環(huán)境疊加自身經營狀況,非上市的中小銀行當前面臨較為有限的資本補充途徑選擇。在(相對海外)低息的情況下吸引投資者,是一個不太容易講好的融資故事。

  “對已過會或已上市銀行來說,預計監(jiān)管機構不太會阻止資本債的發(fā)行!痹普f,但對于未上市的銀行,仍需層層過關。

(責任編輯:李悅 )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