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上市有望破冰!五糧液旗下城商行通過港股IPO聆訊,A股何時迎銀行“新兵”?

2024-12-27 09:46:33 新浪網(wǎng)  林羽

年末將至,相比于年內依舊沉寂的A股銀行IPO市場,“港漂”終于有了新進展。

港交所官網(wǎng)顯示,宜賓市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賓商業(yè)銀行”)在12月20日通過聆訊環(huán)節(jié),距離港股上市又近一步。若后續(xù)路演及發(fā)售環(huán)節(jié)進展順利,將打破三年多無銀行港股IPO的記錄。

不過,盡管此消息給市場帶來一線希望,但截至目前,今年A股市場依舊沒有迎來上市銀行“新兵”,隨著安徽亳州藥都農商行、江蘇海安農商行以及安徽馬鞍山農商行主動撤回上市申請,A股IPO排隊的中小銀行已縮減至7家。

“三沖”港交所,

宜賓商業(yè)銀行通過港股IPO聆訊

自2023年6月至今,宜賓商業(yè)銀行已先后三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歷經前兩次遞表失敗后,此次港股IPO終于有了新進展。

據(jù)港交所官網(wǎng)顯示,宜賓商業(yè)銀行已于今年12月20日成功通過港交所聆訊,聯(lián)席保薦人為建銀國際、工銀國際。

事實上,早在2021年12月,宜賓商業(yè)銀行便已開始謀劃上市,同時,該行制定了力爭2023年、確保2025年實現(xiàn)上市,并且總資產突破1000億元的計劃。

若該行此次能夠成功上市,將成為繼成都銀行(601838)、瀘州銀行后,四川省第三家登陸資本市場的城商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自2021年9月東莞農商銀行上市后、A股自2022年1月蘭州銀行上市后,均陷入長時間的銀行IPO“空窗期”。

公開資料顯示,宜賓商業(yè)銀行成立于2006年12月,由宜賓市城市信用社改制而來。據(jù)了解,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宜賓商業(yè)銀行是以總資產計宜賓市最大的銀行,同時按注冊資本計,是宜賓市最大、四川省第二大的城商行。

與其他商業(yè)銀行相比,宜賓商業(yè)銀行“含酒量”頗高,該行第一大股東為四川省宜賓五糧液(000858)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9.99%;第二大股東為宜賓市財政局,持股比例19.9867%;第三大股東宜賓市翠屏區(qū)財政局,持股比例19.98%;第四大股東宜賓市南溪區(qū)財政局,持股比例16.94%。

不過,公開資料顯示,宜賓商業(yè)銀行前十大股東中有多家企業(yè)存在被執(zhí)行人風險,包括第五大股東天風證券(601162)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大股東武漢天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與白酒企業(yè)綁定頗深,

資產質量待提升

作為五糧液(000858)集團旗下銀行,宜賓商業(yè)銀行與該集團的關聯(lián)度較深,招股書顯示,該行專門建立了五糧液支行、酒圣路支行,為宜賓市白酒產業(yè)提供服務。其中包括為五糧液集團及宜賓其他白酒企業(yè)提供支付結算服務,同時通過“1+N”供應鏈金融模式,為五糧液集團的選定上下游合作伙伴及其他白酒企業(yè)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產品。

與此同時,截至2024年6月末,宜賓商業(yè)銀行的公司存款總額(不包括應計利息)為395.35億元,其中,五糧液集團存放于該行的存款余額達129.09億元。

事實上,與白酒企業(yè)相關聯(lián)的并非只有宜賓商業(yè)銀行,瀘州銀行和貴州銀行相繼在2018、2019年赴港上市,其背后的大股東分別是瀘州老窖(000568)和貴州茅臺(600519)。

從資產規(guī)模看,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宜賓商業(yè)銀行的總資產約為1001.93億元,突破千億元大關。

不過,宜賓商業(yè)銀行資產規(guī)模在四川省內的排名并不算高,從2023年資產規(guī)模看,該行總資產約934億元,而同期的成都銀行、四川銀行、天府銀行、綿陽市商業(yè)銀行、瀘州銀行等資產規(guī)模均超過1000億元,其中成都銀行總資產規(guī)模更是達到萬億元。

從資產質量看,2021年、2022年、2023年和今年上半年,宜賓商業(yè)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8.04億元、7.73億元、9.04億元和9.44億元,基本呈現(xiàn)增長態(tài)勢,在資產質量方面承受一定壓力。與此同時,不良貸款率則分別為2.27%、1.77%、1.76%和1.72%。

個人不良貸款余額方面,截至2024年6月末,該行個人不良貸款余額1.68億元,對應的不良貸款率為3.42%,均較2023年末有所減少,該行解釋為在收回不良貸款方面持續(xù)努力。不過,相關不良率仍高于2021年末的2.56%。

公司不良貸款余額方面,該行由2021年的6.58億元減少至2022年的5.55億元,2023年則增加至7.02億元,同時進一步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的7.76億元,該行解釋為由于與若干受較早前的公共健康事件及經濟溫和增長導致借款人的運營能力削弱影響的公司借款人(尤其是從事制造業(yè)的公司借款人)有關的信用風險增加。

從盈利方面看,宜賓商業(yè)銀行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分別實現(xiàn)營收16.21億元、18.67億元和21.7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28億元、4.33億元和4.77億元。

另外,據(jù)招股書披露,2021年至2023年,宜賓商業(yè)銀行的凈息差分別為2.56%、2.59%、2.18%。同時,該行今年上半年凈息差為1.86%,相比去年末呈現(xiàn)進一步下滑趨勢。

年內中小銀行IPO“啞火”,

3家已撤出A股市場

事實上,截至目前,最近在港股上市的銀行為東莞農商銀行,該行于2021年9月登陸港股。此后,銀行上市一直處于停滯狀態(tài)。

目前在待上市的港股中還有新疆匯和銀行,2019年9月,原新疆銀保監(jiān)局批復同意新疆匯和銀行赴港上市,同意首次公開發(fā)行H股股票,但至今未能完成上市流程。

除了港股,自蘭州銀行2022年1月在A股市場成功上市后,目前暫無銀行登陸A股市場,銀行IPO“空窗期”已超1000天。

今年銀行上市明顯遇冷,年內已有三家銀行主動撤回上市申請,包括亳州藥都農商行、江蘇海安農商行、安徽馬鞍山農商行,此后,A股待上市銀行“后備軍”隊伍縮減至7家。

“后備軍”隊伍的7家銀行中,上交所主板共有3家,分別是湖州銀行、湖北銀行和昆山農商行。其中,湖州銀行的審核狀態(tài)為“已問詢”,湖北銀行和昆山農商行為“已受理”狀態(tài);深交所主板共有4家銀行,包括廣州銀行、順德農商行、南海農商行和東莞銀行,審核狀態(tài)均為“中止”。

其中,今年以來,廣州銀行謀求IPO已三度中止。9月30日,廣州銀行IPO年內第三次中止,原因是申請文件中記錄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

該行的上市之路最早可追溯至2009年,彼時,時任該行董事長的姚建軍曾公開表示,力爭在三年內完成上市,但此后未有實質性進展。2020年6月,廣州銀行上市申請獲證監(jiān)會受理,并于次月披露招股書,但后來因股權確權等問題,導致IPO進展緩慢。

值得注意的是,另有部分銀行曾撤回A股IPO申請,包括廈門農商行、廣州農商行、威海銀行、哈爾濱銀行、盛京銀行等,其中部分轉戰(zhàn)港股市場,部分則擇機重啟A股市場。

不過,轉戰(zhàn)港股也并非一定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比如,公開信息顯示,哈爾濱銀行股價自年初來上漲38%,截至12月24日收盤,該行股價僅為0.330港元/股。

此外,根據(jù)Wind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僅在港股上市的16家銀行中只有10家進行了分紅,總金額為85.2億元,盛京銀行、甘肅銀行、哈爾濱銀行等均未進行分紅。

(責任編輯:王曉雨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wǎng)無關。和訊網(wǎng)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