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大銀行上線 大模型授信調查智能報告功能

2025-05-21 14:12:44 和訊 

  人工智能是培育和發(fā)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近年來,以大模型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已成為銀行業(yè)智能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

  日前,中國光大銀行正式上線了自主研發(fā)的基于大模型技術的“授信調查智能報告”一體化解決方案,助力公司業(yè)務煥發(fā)新動能。截至5月中旬,已服務一線客戶經理近2000名,覆蓋29家一級分行。

  在傳統(tǒng)流程下,授信調查需要由銀行客戶經理收集材料、撰寫形成授信報告,再提交審批部門審查。由于大中型企業(yè)體量大、報表復雜、關聯企業(yè)和產業(yè)布局較多,撰寫授信報告耗時較長,擬寫一份百頁授信報告平均需要1周左右。

  據悉,光大銀行此次推出的“授信調查智能報告”一體化解決方案,是以大語言模型為底座,通過大數據驅動,自動獲取、加工行內外相關數據,對申請企業(yè)的各維度指標進行綜合分析,揭示企業(yè)風險、做出風險提示,最后按章節(jié)自動生成授信報告。目前,自動生成一份百頁調查報告平均耗時不到5分鐘。

  具體而言,這些數據來源包括銀行業(yè)務數據、工商數據、征信數據、企業(yè)財務數據、萬得數據庫以及客戶經理線下盡調收集的信息;讷@取的數據,將授信申請企業(yè)各維度的關鍵指標與自身變化趨勢和行業(yè)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得出初步結論和風險提示。在這一過程中,為了解決大語言模型在生成內容時,產生不準確、誤導性輸出的大模型幻覺現象,該行通過生成式大模型和決策式小模型相結合、定量和定性相融合的的方式對提示詞進行精調,提高評價結論的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

  光大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授信調查報告智能生成功能,不僅能大幅減少人工撰寫報告時間,還可以廣泛整合行內外相關數據資源,確保企業(yè)資質評估的客觀性與準確性,精準識別、評估企業(yè)的潛在風險,為信貸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據了解,“授信調查智能報告”是光大銀行大模型孵化實驗室的標桿產品,下一步,該行還將著力推動該產品在全行范圍內的使用,并持續(xù)探索大模型技術在智能問答、客戶營銷等方面的落地應用,全面賦能銀行智能化轉型。

(責任編輯:曹言言 HA008)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