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了!317家銀行評級報告出爐:逾兩成機構拿下3A評級,下調的竟全是農商行

2020-08-29 13:47:35 和訊名家 

  銀行,作為經濟金融穩(wěn)定的壓艙石,其一舉一動都被外界所關注。特別是今年以來,新冠疫情肆虐,眾多企業(yè)遭遇“寒冬”,監(jiān)管釋放金融業(yè)“讓利”信號,銀行肩上的擔子似乎格外重。

  這樣的背景下,銀行的經營狀況、資產質量越發(fā)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貸款不良率高嗎?存款安全度夠嗎?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眾多指標背后,大家最關心的還是銀行經營是否依舊向好發(fā)展?

  如何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借道”評級機構是個可行的辦法。而隨著7月銀行主體評級及其相關債項的評級報告進入披露高峰期,我們也梳理了317家銀行的信用評級情況。

  逾兩成銀行拿下“3A”

  主體評級拿到AAA,對于機構發(fā)債融資將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銀行亦是如此。

  據Wind 數據統(tǒng)計,從今年年初到8月5日,我國的評級機構一共對317家銀行進行評級(不包含外資銀行、民營銀行、農信社、村鎮(zhèn)銀行),其中有70家銀行獲得最高的主體信用等級AAA級,占比為22%。這些銀行主要為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和規(guī)模較大的城商行、農商行。

  AAA級意味著該機構“償還債務的能力極強,基本不受不利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違約風險極低”。

  而獲得AA+、AA及AA-級的銀行數量是最多,有180家,占比達到56.78%;獲得等級A+、A、A-級的銀行有66家,占比為20.82%。另外,僅有一家銀行獲得了BBB的主體信用評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最高的AAA級和最低的CCC級以外,評級機構通常會在信用等級前用“+”“-”符號來進行微調。

  在這317家銀行當中,有31家銀行的主體評級、債項評級或者評級展望中至少有一項發(fā)生了變化,占比為9.78%。而在這31家評級變動的銀行中,有25家的主體評級或者債項評級被上調,占比達到80.65%。

  與此對應的是,有6家銀行面臨下調主體或評級展望的情況,數量上僅占317家銀行總數的1.89%。

  還有一家情況特殊的農商行——山西平遙農商行,該行因為未能提供跟蹤評級所必須材料,在今年1月被中誠信國際終止主體以及相關債項的信用評級。記者注意到,該行目前已經將評級公司由中誠信國際更換成了聯(lián)合資信,后者在7月份的一份評級報告中將該行的主體信用評級定為A,相關債項評級為A-。

  主體評級、評級展望被下調的皆為農商行

  雖然僅有6家銀行的主體或展望被下調,但是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這6家機構均是農商行。

  比如近期,吉林蛟河農商行的主體信用評級就被新世紀評級由BBB+下調至BBB,該行在2017 年所發(fā)行的兩期二級資本債券的評級由BBB下調至BBB-,評級展望維持為負面。

  新世紀評級表示,此次的評級反映了2019年以來蛟河農商銀行在資產質量、風險合規(guī)管理、流動性管理、盈利能力和資本補充等方面面臨的壓力增大。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注意到,吉林蛟河農商行的評級近年來遭遇了三連降。2018年2月,該行接連曝出踩雷僑興債事件和郵儲銀行甘肅武威路支行79億違規(guī)票據案,隨后該行收到銀保監(jiān)會開出的7744萬元的天價罰單。

  彼時,新世紀評級將其信用等級由A+下調至A級,下調其債項評級到A-,并列入負面觀察名單。一年半之后,新世紀評級再次下調該行主體信用評級至BBB+,相關債項評級下調到BBB。如今,該行評級再被“降檔”。

  除了吉林蛟河農商行以外,還有一些銀行也遭遇主體信用評級和債項評級雙雙被下調,包括山東煙臺農商行、山東陽谷農商行等。

  整體來看,這些銀行之所以被下調評級,主要是與不良貸款的增長以及盈利水平的下滑有關。另外,公司治理機制和風險管理體系不完善、貸款集中度高等問題也會影響信用評級。

  主體及債項評級被下調的機構僅有農商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評級上調的銀行所涵蓋的類型則顯得更為豐富,不僅有城商行、農商行,還有股份行。

  而評級機構對銀行作出調升或調降的依據是什么?他們主要看中哪些數據和指標?在年內出現(xiàn)評級變動的銀行中,每經記者對其資產規(guī)模、不良率及資本充足率等常見指標進行了梳理。

  評級下調銀行不良率超行業(yè)平均水平,煙臺農商行居首

  通常而言,農商行的資產質地要略遜于城商行。銀保監(jiān)會在2月發(fā)布的2019年商業(yè)銀行主要指標情況表中可以看出,截至去年末,農商行不良貸款率為3.9%,高于城商行的2.32%。

  至于此次被下調評級或展望的銀行,截至2019年末,這些銀行的不良率均在2%以上,其中煙臺農商行以8.82%的不良率穩(wěn)居首位,較上一年末增加4.24個百分點。山東陽谷農商行、山東榮成農商行的不良率也較上年末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增長。

  至于風波不斷的吉林蛟河農商行,其不良率也呈現(xiàn)抬升趨勢,去年末為4.89%,同比上升0.19個百分點。

  此外,截至去年末,延邊農商行、榆次農商行不良率分別為2.1%、2.03%。

  如何衡量不良率的高低?我們不妨來看看行業(yè)數據。據悉,2019年末,國內銀行業(yè)不良率平均水平為1.86%,而以上幾家銀行均高于商業(yè)銀行整體的平均水平。

  若對照去年底農商行的不良率水平,延邊農商行、榆次農商行則低于3.9%去年底農商行的平均不良率水平。

  再觀評級上調的銀行資產質量,可謂“風景這邊獨好”。

  除了經歷領導層“大換血”、戰(zhàn)略重組后的恒豐銀行在去年末不良率為3.38%外,另外兩家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的是邯鄲銀行及六安農商行,不良率分別為2.18%和2.27%;晉商銀行與去年末行業(yè)平均水平1.86%持平,剩余銀行均在這一水平線下。

  細數了絕對值后,再來看看相對值。在上述評級上調的銀行中,臺州銀行、瀘州銀行、嘉興銀行、海南銀行以及桂林銀行的不良率較上年微升,除此之外的20家銀行均較上年同期有所降低。

  評級下調農商行資本充足率多數下滑

  資本充足率代表著銀行對負債最后的償債能力。

  從資本充足率來看,評級被下調的農商行資本充足率普遍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吉林蛟河農商行資本充足率在去年末僅為7.34%,低于監(jiān)管標準。

  除榆次農商行以外,其余評級或展望下調的農商行其資本充足率較上年均有所下滑。

  資本充足率下滑僅在評級或展望遭遇下調的銀行才出現(xiàn)嗎?顯然不是。

  在評級上調的銀行中,浙江杭州余杭農商行、浙江溫州鹿城農商行、浙江安吉農商行等13家銀行也難擋資本充足率下滑之勢。

  中誠信國際在報告中指出,根據銀保監(jiān)會公開數據,銀行業(yè)平均資本充足率水平穩(wěn)中有升,截至 2019 年末,商業(yè)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92%、11.95%、14.64%,目前大部分未上市的中小銀行可使用的資本工具依然較為有限,未來資產質量波動加大資本消耗,其資本補充仍面臨一定壓力。

  再從資產規(guī)從模來看,評級上調的銀行2019年資產規(guī)模增速普遍較高。

  而就資產規(guī)模增速的分布區(qū)間而言,海南銀行在30%以上,為增長43.72%;其次,20%~30%之間的有浙江溫州鹿城農商行、浙江杭州余杭農商行、廣西北部灣銀行、浙江泰隆銀行、嘉興銀行,分別為26.77%、26.4%、24.26%、23.26%、22.6%;再次,增速在10%~20%之間的有貴州銀行、浙江瑞安農商行、臺州銀行、桂林銀行等。此外,余下的銀行增速均在10%以下。

  這家銀行已連虧三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下調展望及評級的銀行均為農商行,且凈利潤普遍呈負增長。

  其中吉林蛟河農商行去年凈利潤為-1.56億元,同比上升16.58%。值得注意的是,蛟河農商行已連續(xù)三年處于虧損狀態(tài),2016~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1.5億、-1.33億、-1.87億和-1.56億元,2019年虧損幅度較上年有所收窄。

  對此,新世紀評級在報告中作了說明,報告期內該行共有本金為36億元應收款項類投資暫無法回收,相關案件仍在審理過程中,相關投資未計提撥備,回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相關投資的回收情況對該行資產質量、流動性管理、盈利能力和資本充足度水平產生重大影響。

  其余5家評級或展望下調的農商行雖未如蛟河農商行一般出現(xiàn)虧損,但是凈利率均呈大幅下滑之勢。其中,山西榆次農商行去年營收3.95億元,同比下滑37.1%,實現(xiàn)凈利潤1500萬,同比降幅最大,為90.47%。中誠信國際在其評級報告中指出,息差收窄及業(yè)務增長乏力導致該行盈利水平大幅下滑,撥備壓力較大導致未來盈利增長仍面臨壓力。

  另外,報告指出此次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主要是基于榆次農商行面臨的諸多挑戰(zhàn),包括不良貸款持續(xù)增長、撥備覆蓋率低于監(jiān)管要求、瑕疵類貸款占比高、貸款行業(yè)和客戶較為集中、資產質量進一步下行壓力大、盈利水平大幅下滑、資本補充壓力較大、公司治理機制和風險管理體系有待完善、品牌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同時,中誠信國際也肯定了榆次農商行在當地金融體系的重要地位、較為明確的市場定位、靈活的決策機制以及良好的存款穩(wěn)定性等信用優(yōu)勢。

  而山東榮成農商行、山東陽谷農商行、延邊農商行、煙臺農商行去年凈利潤同比下滑67.88%、38.35%、23.2%、24.67%。

  再來看評級上調的銀行去年的業(yè)績狀況。除了營收或凈利潤出現(xiàn)不同程度下滑的桂林銀行、臺州銀行、瀘州銀行、恒豐銀行、余杭農商行、浙江泰順農商行這6家銀行外,其余19家銀行這兩項指標均呈正增長。

  其中,廣西北部灣銀行營收增速為41.54%,凈利潤增速為23.93%;浙江溫州鹿城農商行、貴州銀行、九江銀行、珠海華潤銀行營收增速分別為28.61%、22.22%、21.92%、20.82%,凈利潤增速分別為50.06%、23.62%、5.26%、27.39%。

  最后,我們再跳出銀行自身,換個角度——從評級機構來看看銀行評級的調升、調降情況。

  作出商業(yè)銀行評級及展望下調最多的機構是中誠信國際,共3次,而新世紀評級、聯(lián)合資信、東方金誠各作1次下調。

  評級或債項上調的 25家機構中,聯(lián)合資信上調了10家,大公國際上調了5家。

  記者手記|面對疫情沖擊,銀行扛得。

  每年評級機構都會對銀行的主體信用及其所發(fā)行的債券進行評級,評級高低以及變化對于銀行機構的發(fā)債融資至關重要,同時也展現(xiàn)了評級機構對銀行經營狀況的判斷,給市場提供重要參考。

  近年來中小銀行被下調評級的新聞屢見不鮮,疊加疫情對經濟的沖擊,今年上半年我國商業(yè)銀行凈利潤罕見地同比下滑了9.4%,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貸款均處在上升通道,銀行經營承壓嚴重,在此背景之下,讓人不由地擔憂作為我國金融業(yè)壓艙石的銀行業(yè)未來的經營前景,他們的評級是否面臨著下調?

  但是當記者統(tǒng)計完數據之后發(fā)現(xiàn),實際結果與預想的大相徑庭,今年年初至8月5日,317家銀行的評級報告中僅有31銀行評級有變動,其中25家銀行的主體評級或者債項評級被調高,占比達到8成以上,評級被下調或者評級展望調整至負面的僅有6家,占比不到2成,且6家銀行均為規(guī)模較小的農商行。這樣“出乎意料”的結果其實也反映出評級機構總體對我國銀行業(yè)未來經營狀況的信心和積極態(tài)度。

  記者:張卓青 肖世清

  編輯:段煉 廖丹

  視覺:陳冠宇

  排版:廖丹 馬原 趙云

 。疚陌鏅鄽w“每經頭條” 所有|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后臺申請并獲得授權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

        和訊熱銷金融證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