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凈潮之后,理財公司反思如何適配市場波動

2023-02-26 21:28:13 北京商報網 

從獲批至開業(yè),理財公司已經走過了三年多的發(fā)展歷程。作為資管市場的“生力軍”,理財公司的發(fā)展之路備受市場關注。2月26日,在第五屆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理財子公司的差異化發(fā)展之道”大會上,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陳道富、農銀理財總裁段兵、光大理財總經理潘東、中銀理財副總裁蔣海軍、工銀理財副總裁李雪松就理財公司如何走好差異化發(fā)展之路、贖回潮下如何提升資產配置能力等熱點問題做出回應。與會嘉賓認為,2022年贖回潮事件暴露出理財公司資產和負債在資產流動性匹配方面出現了不一致的地方,理財公司投研能力亟待提升。

兩輪破凈潮的反思

2019年5月,理財公司“橫空出世”,與基金、券商、信托、保險等各類資管機構同臺較量,作為資管市場的“生力軍”,“1元起投”“首次投資無需面簽”“可以直接投股市”等多重利好讓理財公司一時間風頭無兩,受到不少投資者追捧。

不過,時間行至2022年,股市、債市先后出現調整,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大幅回撤,這也著實給了投資者一個“驚嚇”,有不少投資者直呼被“理財刺客”重傷,紛紛開始贖回理財產品,不斷考驗著機構的專業(yè)投研能力。

“2022年贖回潮事件以后,使我們更清醒地看到銀行理財距離客戶的期待還有一段距離,也暴露出理財公司資產和負債在資產流動性匹配方面出現了不一致的地方!标惖栏惶寡,銀行理財要結合自身定位、資源優(yōu)勢和專業(yè)能力尋找更特色化的服務,在更開放的市場中和其他大類資產相互競爭、相互融合合作的過程中,通過市場的運作來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培養(yǎng)出自己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段兵回憶稱,“2022年兩次比較大的市場波動,第一次是4月、第二次是11月,我認為理財產品不是一個純粹的資產管理,實際上是財富管理的解決方案。理財產品是帶著期限,帶著絕對收益的需求推出的一類產品,它的核心要義一個是設定業(yè)績基準,在這個前提下根據期限、流動性要求做資產組合配置,給客戶帶來絕對的收益。在市場大幅波動情況下要得到絕對的收益,難度是非常大的”。

“理財公司不要做成純粹的資產管理機構,要做成基于財富感覺視角,也就是說從投資者出發(fā)配置資產的一類產品,這樣才有真正差異化的發(fā)展之路。”段兵說道。

事實上,為了緩解贖回壓力、增強投資者信心,已有不少理財公司陸續(xù)推出主打“低波穩(wěn)健”的混合估值法理財產品。此類產品將市值法估值、攤余成本法估值二者進行結合,保證了整體凈值波動的平穩(wěn),也可通過波段擇時操作獲得資本利得來增厚產品收益。

“我們也在反思理財公司的投資者教育和投資者陪伴是不是與波動市場相匹配?”潘東指出,“理財公司的產品應該是在控制信用風險的前提下做票息策略,讓投資者掙到錢,同時我們還可以做一點多資產多策略固收+等!

全面投研能力亟待建立

按照“成熟一家、批準一家”的原則,目前,銀保監(jiān)會已批準31家理財公司籌建,其中,包括國有6大行、11家股份行、8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旗下的理財公司以及5家合資理財公司。2月26日,渤銀理財正式開業(yè),標志著已開業(yè)理財公司達30家。

三年多以來,銀行理財公司登記的理財產品共計11580只,以中低、中風險產品數量最多。在理財公司開業(yè)初期,一般將固定收益類產品作為當時的發(fā)行主流,但隨著“資管新規(guī)”整改期的結束,出于穩(wěn)住規(guī)模、對沖單一市場下跌風險的考慮以及滿足高風險客戶的理財需求,理財公司對權益類資產配置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不過需要關注的是,當前,理財公司尚處于探索時期,在投研、運營管理以及與母行的協(xié)調配合等方面面臨著眾多的問題,權益類資產的投研能力和大類資產配置能力也亟須提高。

“投研能力非常重要!”蔣海軍強調,理財現在的配置是全方位的,雖然固收類資產占比比原來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實際上各家機構參與權益市場的投資是此消彼漲,力度只能說比以前更大,區(qū)別可能在于在“資管新規(guī)”以前,理財公司主要通過委外,自身的投研能力基本沒有。

蔣海軍指出,現在委外還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式,但各家機構對于權益的投研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在以委外為主的方式之下,很多機構都開始了直接投資于股票市場,投研能力的提升是將來這個行業(yè)仍然能維持穩(wěn)定發(fā)展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李雪松也持有同樣的觀點,他認為,“理財公司有脫胎于母行獨特的優(yōu)勢,但是在權益市場方面需要有再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所以投研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在投研能力方面不能有短板。”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指出,理財公司需要繼續(xù)提升投研水平,挖掘優(yōu)質資產并精細化管理資產組合。同時,加強風險保障機制,防止產品凈值大幅波動;另一方面要完善信息披露,讓客戶全面了解產品的各項信息,在權益投資方面應放緩步伐,穩(wěn)打穩(wěn)扎。

除此之外,與債券等底層資產相比,權益類資產波動性較強,在市場波動時凈值浮動也較大,理財公司也應對投資者做好風險提示。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