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深圳板塊拉升!
上午,A股可以說獨立于外圍市場。全市場上漲個股達2400余只,部分指數表現相對強勁。接近中午時分,地產股更是異動拉升。深物業(yè)A漲停,珠江股份、大名城(600094)、空港股份(600463)漲超5%,新湖中寶(600208)、深振業(yè)A、我愛我家(000560)、沙河股份(000014)、特發(fā)服務等跟漲。
此時,市場上亦傳來關于深圳樓市的重磅消息:限購進一步地放開。目前核心區(qū)域的范圍要進一步地縮小,保留部分的熱點范圍;豪宅放開限購;豪宅有關的稅費或者是門檻的進一步降低等利好。但截至發(fā)稿,上述傳聞仍未獲得官方證實。
與此同時,根據深房中協(xié)統(tǒng)計,2024年7月深圳全市二手房錄得5381套,環(huán)比增長1.4%,同比增長79.4%,創(chuàng)下2021年2月以來的新高。深圳樓市可以說展現了一定的積極信號,但也有一些憂慮。不過,正是這些憂慮,讓市場預期會有更多利好刺激出臺。
突然異動
今天早上11點左右,房地產板塊突然大幅異動,特別是深圳板塊,深物業(yè)直線拉升漲停,深振業(yè)也跟隨走強。珠江股份、大名城、空港股份漲超5%。我愛我家、沙河股份、特發(fā)服務等跟漲。
究竟是什么引爆了地產股?分析人士認為,可能是兩個原因:
首先,市場傳出了深圳房地產的利好。據市場傳聞,深圳將進一步放開限購。目前核心區(qū)域的范圍要進一步縮小,保留部分的熱點范圍;豪宅限購也將放開,帶動樓市的信心恢復。豪宅有關的稅費或者門檻也將進一步降低;部分“偽豪宅”降級,降低交易成本;全面調降購房者成本;首套、二套契稅全部調整為1%,個稅按照購房者首套免征收。但截至發(fā)稿,上述利好傳聞仍未獲得官方證實。
其次,消息面上,根據深房中協(xié)統(tǒng)計,7月深圳新房、二手房呈現冷熱不均現象。但二手房延續(xù)市場行情,單月二手房交易量再次超5000套,新房住宅成交量環(huán)比下降11%。根據深房中協(xié)統(tǒng)計,2024年7月深圳全市二手房錄得(錄得量指深房中協(xié)以二手房買賣合同發(fā)起時間為口徑統(tǒng)計的數據,并非最終成交過戶套數)5381套,環(huán)比增長1.4%,同比增長79.4%,創(chuàng)下2021年2月以來的新高。這也是今年以來,深圳二手房交易量第三個月突破5000套的水平。不過,隨著潛在消費者入市及政策效應減弱,7月中旬開始,二手房交易量呈下降趨勢,消費者觀望情緒有所回升。
拱預期的地方
可以說,經濟要徹底反轉,必須有房地產的給力表現。但從七月份的數據來看,還有一段距離。
7月TOP50房企權益銷售額同比下滑16%,跌幅走闊12pct,市場有待進一步修復。根據克而瑞數據,以權益銷售額為口徑,TOP50房企7月單月銷售額為1832億元,在絕對規(guī)模上小于2024年上半年的月度均值,僅高于1月、2月,這與7月為行業(yè)傳統(tǒng)淡季有關,在同比增速上跌幅較上月走闊12pct至16%,可見市場銷售仍處于相對弱勢。
國泰君安認為,由于2023年上半年受疫情后需求集中釋放等因素的影響,上半年基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特殊性,進入下半年,隨著基數逐步回歸穩(wěn)定,后續(xù)對于市場的數據比較將能夠更好地反映市場的真實狀態(tài),有利于觀測市場對于政策的反饋。具體到TOP50各個房企表現上:一是央企銷售韌性較強,繼6月后,再度實現銷售額同比正增長,增速為10%,而國企和民企分別下跌27%、40%;二是頭部房企銷售額環(huán)比跌幅較大TOP10、TOP11、TOP30、TOP31-50房企分別下跌49%、31%、27%,預期與頭部房企推盤節(jié)奏的調整有關,且7月實現單月銷售額破百億的房企數量也回落至5家,分別為保利、中海、華潤、萬科和招商蛇口(001979)。
另一方面,從未來的總量來看,無論是基建還是房地產依然有可為之處。7月31日,國務院印發(fā)《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zhèn)化戰(zhàn)略五年行動計劃》,對未來五年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政策措施和組織實施等作出部署。《行動計劃》提出4項重大行動、19項重點任務及有關政策措施,明確經過5年的努力,農業(yè)轉移人口落戶城市渠道進一步暢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進一步健全,常住人口城鎮(zhèn)化率提升至接近70%,更好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
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zhèn)化率達66.16%,距離發(fā)達國家80%以上水平仍有空間。開源證券預計,在出生率下降和房地產市場降溫的預期下,未來城市人口競爭將更加激烈,而將購房落戶政策和人口政策相結合,有利于增強人口流入,促進購房需求的釋放。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