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宣布啟用公開市場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工具,標志著央行流動性管理工具進一步豐富。今年以來,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箱經(jīng)歷了一系列重大調(diào)整,不論是改變7天期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等原有公開市場操作工具的招標方式,還是新增國債買賣、臨時隔夜正回購和逆回購,以及最新的買斷式逆回購,這些改革都有益于捋順利率傳導機制,進一步增強央行對流動性調(diào)控的精準度和掌控力。
央行增強流動性調(diào)節(jié)能力,并不等同于強化“有形之手”對金融市場流動性的管控。相反,從近幾個月貨幣政策框架一系列改革的脈絡可以看出,央行意在通過強化政策利率作為市場資金“錨”的引導作用,以及豐富由短及長不同期限的流動性供給工具,更好適配金融機構對流動性在期限、價格以及交易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
以新設的買斷式逆回購為例,其期限預計覆蓋3個月、6個月等,填補流動性投放工具中1個月期到1年期工具欠缺的空白。從定價方式看,采用固定數(shù)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機構可以結合自身的資金需求情況選擇不同利率投標。中標機構的定價就是自己的投標利率,這對機構的資金定價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報價過低可能無法中標,報價過高雖能中標但需承擔更高成本,利率的充分競爭有利于更好發(fā)現(xiàn)資金的真實價格。央行通過獲得不同的價格反饋,可以更精準地了解市場對資金價格的接受程度。
從交易方式看,不同于質(zhì)押式回購,買斷式回購在交易過程中伴隨著債券所有權轉移,央行獲得債券所有權期間可以再次投放到市場或者用于國債買賣、互換便利等其他操作,有利于大幅提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流動性。金融機構通過將債券所有權在一定期間的出表讓渡換來流動性,可以豐富其滿足流動性監(jiān)管指標要求的方式。
不論是新增買斷式逆回購,還是啟動國債買賣,央行今年以來不斷豐富的公開市場工具都更加凸顯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亦是加快完善現(xiàn)代中央銀行制度的體現(xiàn)。作為“銀行的銀行”,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與金融機構開展金融交易,為金融市場提供流動性,流動性管理方式更加側重價格調(diào)控,并通過持續(xù)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提高金融機構獲取流動性的市場化選擇范圍,提升金融機構的自主理性定價能力。讓政策的歸政策、市場的歸市場,各司其職又相互補位,才更有利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經(jīng)濟穩(wěn)定增長、結構調(diào)整創(chuàng)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huán)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wǎng)無關。和訊網(wǎng)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