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不再獨扛大旗 銀行理財子發(fā)力多資產業(yè)務

2020-09-25 07:23:01 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 周艾琳

  截至目前,共有19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開業(yè),但近期債市波動導致凈值化管理壓力激增,如何構建能穿越周期、實現穩(wěn)健收益的組合,是每家理財子要面臨的考驗。

  越來越多理財子開始加碼“多資產”業(yè)務,試圖在控制組合波動的前提下,通過全球多資產配置來穿越周期。據第一財經記者統(tǒng)計,中信銀行(601998,股吧)早前發(fā)行了業(yè)內第一只完全符合資管新規(guī)的多資產凈值型產品,之后招銀理財、工銀理財等的類似產品陸續(xù)發(fā)布,機構預計,未來多資產產品在理財子產品中的占比將會攀升。

  “目前除了現金管理類、純債類、‘固收+’產品,‘多資產’類產品正進入大家視野,在凈值化轉型的下半場,迎來快速發(fā)展的契機。”信銀理財多資產投資條線總經理宋飛對第一財經表示,多資產類產品在成熟資管機構是主力產品類型之一,“通過國內固定收益、中資美元債、黃金、A股、港股、匯率、量化策略以及其他(包括REITs等)至少七大類資產類別來獲得多元化的收益,并通過不同資產之間的低相關性分散組合風險,有望帶給投資者穩(wěn)定收益!

  “多資產”漸成發(fā)力重點

  固定收益投資是銀行的優(yōu)勢項目,因此在多數理財子成立僅1年、凈值化轉型開始初期,依賴固有優(yōu)勢成了首選,多數理財子對權益的配置仍十分謹慎。據記者了解,多數理財子的權益部分占比僅5%。但是,當“資金池”模式不再,想要實現理財客群所期待的穩(wěn)定凈值,理財子必須跨出“舒適圈”。

  從2011年以來各類資產的表現來看,沒有任何單一資產可在不同年度持續(xù)上漲,資產價格出現“漲跌輪動”和“均值回歸”的特點。同時,單一資產的投資波動劇烈,即使長期累計收益不錯的資產,投資過程中波動也很大,投資者要承受較大的不確定性風險。例如美股,過去10年累計回報表現最佳,但也有年度為負收益,單一投資美股波動很大。

  宋飛認為,對“多資產”產品而言,一定不能僅僅局限在境內做,全球布局能獲得更好的分散化效果。

  按照國內銀行理財客戶目前相對較低的風險承受能力,信銀理財多資產研究團隊按照債券、股票、另類資產85%:10%:5%的穩(wěn)健組合比例作為基準來測算,歷史數據覆蓋從2010年開始到現在,選擇了不同多資產組合(境內、大中華區(qū)、亞洲、全球)作為標的。

  結果顯示,大中華區(qū)股債商品組合的平均收益曲線處于最高的位置,表征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給投資者帶來的超額回報;隨后是亞洲股債商品和全球股債商品組合,雖然收益略遜大中華區(qū)的同策略表現,但更高的分散度帶來了更低的波動水平,這就說明了多資產不能僅僅局限在境內做。

  多資產投資中,底層資產選擇也非常重要。宋飛解釋稱,根據過去10年的回測,無論是國內股債商品還是全球股債商品組合,主動投資的歷史收益均遠高于被動投資。

  同樣根據過去10年的回測,擇時導致的差異遠不如底層資產選擇不同帶來的收益差別大!翱梢,對于符合廣大投資者保守穩(wěn)健風險偏好的投資組合而言,選好了底層資產后,頻繁擇時和調倉對于多資產組合意義不大,尤其是全球多資產組合!彼物w對記者稱。

  因此,在當前階段,做好多資產投資,在他看來有幾個主要關鍵點——覆蓋境內外的更多、低相關性的資產類別;每個資產類別內要花力氣優(yōu)選資產和管理人;在現階段客戶單一低風險偏好下,避免把精力放在頻繁的擇時和調倉上。

  把握“跨境套利”機遇

  從更微觀的層面看,比起純國內的資產配置,全球多資產配置有助于讓理財子將資金配置到“相對價值”更優(yōu)的資產上,例如當中資美元債出現比境內債券明顯的折價,或港股明顯被低估時,比起配置境內債券或A股,轉為增配中資美元債和港股更有助于提高收益,近期理財子推出的相關主題產品就是基于這樣的投資邏輯。

  這一情況在今年已被演繹得淋漓盡致。今年3月全球“美元荒”來襲,眾多美元債價格一度“腰斬”。根據中金的研究,3月中旬中資房企美元債收益率拉闊超500BP(基點),導致市場中到期收益率高達30%~40%的債券比比皆是,中資美元城投債收益也出現飆升。

  到了4月,在美聯儲無限QE、全球貨幣互換等措施的推動下,中資美元債出現了一波配置黃金窗口期。“比起配置境內債,當時加倉中資美元債,包括金融、城投債,可獲得較為豐厚的利潤。”宋飛稱。

  據記者了解,銀行理財跨境投資主要通過QDII專戶、QDII公募基金的方式進行,擁有QDII額度的理財子,也會通過額度直接投資相關標的,其優(yōu)勢是投資更為及時;另外,目前理財子也傾向于利用兩地基金互認來實現投資目標,但這無法精準擇券,且仍存在一定時間差。

  “跨境套利”的概念也適用在A股和港股上。當前的A-H股溢價指數飆升至147.2附近,創(chuàng)4年來新高。今年以來,北向資金凈流入1225.29元,但波動明顯高于前兩年,且8月以來多數時間處于凈流出,而全年南向資金則高達4633.35億元,且不論市場情況如何,都保持穩(wěn)定攀升。

  宋飛認為,相較于A股,港股的估值有時的確更具吸引力,且一些新經濟龍頭在香港上市,或者中概股到香港“二次上市”,使得投資者可以在香港買到以往買不到的新經濟龍頭。如去年初次在香港上市的美團點評、小米等都是吸引南下資金的主力。港股還有一些A股沒有的標的,例如物業(yè)管理行業(yè)的公司等。此外,相比起內地銀行股,香港的本地銀行股派息率更高,這也是為何南向資金比起北向資金更常配置銀行股的原因之一。

(責任編輯:董云龍 )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

        和訊熱銷金融證券產品